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造成锑锭走私乱象的深层次原因?

时间:2018-08-19 19:39:14    浏览次数 :943次

       造成锑锭走私乱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

        一方面,由于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不到位,监管力度大打折扣,造成不少小型非法锑矿山仍有生存空间,加上部分企业偷税漏税,致使未缴税的低价锑矿在市场上流通,加工成锑锭后继续以不含税方式交易,成为走私锑锭的货源,这种现象助长走私泛滥、屡禁不止。 这使得走私渠道成了锑锭贸易的重要方式,并直接左右着国际市场的锑品价格,严重削弱中国作为锑业大国的话语权地位。

       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政府极力维护当地经济的短期利益,毫无门槛地开展招商引资,将其他省区淘汰的落后产能或整治环保关闭的企业承接落地,各地执行政策标准的不一致性造成锑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难有实质性进展。 自2007年锑品出口关税调整以来,中国锑品出口量呈现下滑态势,特别是2013年,全年累计出口锑品仅3.4万吨,同比下降32%,降至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4~2015年间出口量也是在这个数值上徘徊,处在历史低位。 2007年,国家对未锻轧锑,即“锑锭”,出口征收5%关税,初衷是抬高我国初级冶炼产品的出口门槛,鼓励企业出口附加值更高的锑产品。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该项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给锑锭的走私提供了更大的利益空间,而正规渠道出口的锑锭需要缴纳出口关税和增值税累计达22%(出口关税5%+增值税17%),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走私成为锑锭出口的主力市场。 目前正规锑贸易企业很难出口锑锭,这种局面既造成国家锑资源的流失,又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税收损失,严重影响了国内锑品贸易的正常秩序。

       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严重削弱中国锑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地位。走私锑锭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欧洲市场金属锑的供应水平,进而影响国际市场的锑价。目前全球锑品贸易已形成以该报价为基准的定价模式,虽然中国锑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排世界首位,但却无法掌握核心定价权。因此外盘报价的变化对作为产锑大国的中国而言,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严重削弱中国锑品的国际竞争力。锑锭是生产三氧化二锑的原料,国外锑品企业通过大量采购质优价廉的走私锑锭来生产三氧化二锑等深加工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不言而喻,中国自产的三氧化二锑出口海外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经营形势严峻。
相关标签: